近期,缅甸白糖市场遭遇价格下滑与库存积压双重压力,国内消费疲软叠加国际糖价低位运行,促使缅甸官方及行业协会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出口力度以化解市场困境。据缅甸甘蔗及甘蔗产品企业家协会披露,当前国内白糖过剩量较去年显著增加,推动出口成为稳定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市场数据显示,缅甸国内白糖价格自 10 月初起持续走低,截至 11 月初,普通白糖每拽(约 1.6 公斤)价格已跌至 3500-4000 缅币区间,红糖价格同步回落至 3400-3500 缅币 / 拽,较去年超过 5000 缅币 / 拽的价格水平大幅下滑。价格下跌的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市场困境:一方面,国内白糖消费量持续下降,需求端支撑不足;另一方面,国际白糖交易价格徘徊在每吨 500 美元左右的低位,传导至国内市场引发连锁反应。此外,部分糖厂在上一榨季以糖抵扣蔗农货款的行为,导致大量白糖流入市场进一步压低价格,而交通物流不畅也加剧了部分区域的库存积压问题。
库存积压与价格下滑已传导至产业链上游,甘蔗收购价格成为直接受影响的环节。本榨季仅有 Ngwe Yi Pale 糖厂率先以每吨 17 万缅币的价格开秤收购甘蔗,较去年 18 万 - 20 万缅币 / 吨的收购价下降约 3 万缅币,引发蔗农普遍担忧。缅甸甘蔗及甘蔗产品企业家协会负责人表示,由于白糖供过于求,国内糖厂普遍存在压价收购现象,而生产成本的持续上涨,让蔗农与糖厂的利益平衡面临严峻挑战。据业内估算,目前仅木姐市一地就有 300 万袋白糖处于积压状态,出口渠道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行业生存发展。
为破解当前困局,缅甸官方及行业协会已将扩大出口列为核心工作。缅甸甘蔗及甘蔗产品企业家协会明确表示,正积极对接海外需求市场,推动更多白糖出口。在出口流程方面,企业需通过缅甸贸易网 2.0 系统申请出口许可,该系统自 2023 年 4 月起已成为所有商品出口的必备申报渠道,出口许可证将通过自动系统统一发放。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作为缅甸白糖传统重要出口市场,近期边境进口政策的松动为缅甸白糖出口带来新机遇,此前已有消息显示,缅甸正安排车辆通过边境向中国合法出口 240 万袋白糖,有望缓解部分库存压力。
对于缅甸白糖出口而言,中国市场的政策环境尤为关键。根据中国商务部 2023 年发布的《2024 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分配细则》,中国全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 194.5 万吨,其中 70% 为国营贸易配额,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进口配额。同时,中国海关总署等六部门 2024 年 7 月实施的食糖管理新规,明确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加工贸易项下食糖的进口管理要求,为合规进口提供了清晰指引。业内人士指出,若能充分利用中缅边境贸易通道,发挥缅甸白糖在价格上的比较优势,有望快速疏解库存积压。
缅甸甘蔗及甘蔗产品企业家协会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加强沟通,优化出口流程,降低贸易成本。同时,行业也在呼吁国内糖厂与蔗农协商制定合理的收购价格,稳定生产端信心。随着出口推动措施的逐步落地,预计将有效缓解国内市场压力,为缅甸甘蔗制糖产业注入复苏动力。分析认为,缅甸白糖出口的成效不仅取决于自身产能与价格优势,还需密切关注国际糖价走势及主要进口国的政策调整,通过构建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