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4000-888-707

 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公司
商务部:研究出台专项政策 提升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
来源:人民网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5-10-31 | 150 次浏览 | 分享到:

10 月 30 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 “研究出台专项政策,提升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 的部署,这一政策信号与同日青海乐都大白菜首次经云南河口口岸出口越南的实践形成鲜明呼应 —— 在出口通道持续畅通的同时,进口端的制度性优化正加速落地,为中国与世界市场的 “双向奔赴” 筑牢制度根基。

此次商务部释放的政策方向,精准回应了当前贸易发展中的现实需求,其核心发力点可概括为 “流程减阻、平台提能、生态协同” 三大维度。在流程优化层面,政策将延续并升级现有通关便利化经验:正如云南河口口岸通过 “绿色通道 + GMS 跨境直达模式” 使大白菜通关效率提升 40%,专项政策有望推动这种 “一企一策” 精准服务模式向全国口岸推广,同时借鉴航空口岸 “机坪直提”“提前申报” 等创新举措,进一步压缩生鲜、高价值货物的通关时间,让东南亚榴莲、非洲坚果等进口商品更快抵达国内市场。

平台赋能是政策落地的关键载体。政策明确提出 “持续培育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办好进博会等展会” 并创新推出 “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 系列活动,这种 “展会 + 示范区” 的双轮驱动模式,与中老铁路磨憨口岸 “指定监管场地 + 铁路快通” 的枢纽建设逻辑一脉相承。以进博会为代表的平台将强化供需精准对接,而示范区则可复制青海 “政策 + 展会 + 品牌” 的支撑经验,通过出口信保补贴、国际标准衔接等措施,让更多内陆产区的优质商品借进口便利化的 “东风” 走向海外,形成 “进口提质带动出口升级” 的良性循环。

政策更深层的价值在于构建 “跨区域、跨部门” 的协同生态。参照海关总署等三部门推动航空口岸 “信息共享、多式联运” 的改革方向,专项政策或将推动铁路、公路、航空口岸的联动机制升级:一方面深化与 RCEP 等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则对接,实现 “一次申报、多国互认”;另一方面打通 “属地海关 — 口岸海关 — 物流企业” 的数据壁垒,让青海大白菜的出口申报、越南水果的进口查验等环节实现全链条可视化监管。这种协同不仅能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更能推动 “高原产区 + 沿边口岸 + 跨境物流” 模式向更多领域延伸,助力形成 “南菜北运、北果南输、西货东出、外品入华” 的全域贸易网络。

从实践维度看,政策红利已显现雏形。前三季度我国自非洲进口增长 10.8%、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 8.6% 的数据,印证了进口来源多元化与结构升级的趋势;而青海农产品出口增速居全国首位、中老铁路量值双增的表现,则说明进口便利化带来的制度创新正反向赋能出口。随着专项政策的细化落地,预计将有更多 “乐都大白菜式” 的出口突破与 “东南亚榴莲式” 的进口增长同步涌现,让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真正成为 “世界共享的开放大市场”。

商务部此次政策部署,既是对 “进口更加符合国内需求、来源更加多元、渠道更加畅通” 现状的巩固提升,更是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前瞻布局。在政策护航下,进口与出口将形成更强的联动效应,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持续动能。